上市医院・股票代码:300015

搜索

【橘洲】 小儿眼病与视觉康复:发挥近视防控桥头堡作用,守护儿童眼健康

时间:2022-12-13 来源: 大连爱尔

在2022橘洲视光论坛“小儿眼病与视觉康复”主题单元,多位著名小儿眼科、眼病、眼视光专家汇聚一堂,高水平地探讨了儿童斜弱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近视眼、眼球震颤、儿童眼病筛查、儿童双眼视觉功能与视觉康复等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及诊疗规范,助力国内外视光与小儿眼科同道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眼病患者,提高和改善儿童的视力、双眼视觉质量。
   

第三单元小儿眼病与视觉康复(一)

主持人:湖南省儿童医院肖志刚教授、天津市眼科医院江洋琳主任、 温州医科大学汪育文主任

毕宏生教授分享《眼视光国际教育助力近视防控》

国家卫健委防盲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教授介绍了眼视光国际化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国际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先进的教育医疗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视光人才、提高初级眼保健服务水平,为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

刘陇黔教授线上分享《眼球震额的视觉训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主任刘陇黔教授讲述了眼球震颤的发病背景、常规临床检查项目和处理手段,详细介绍了各种视觉训练的原理、方案及目的,强调了病因对眼球震颤的预后有较大影响。
   

李丽华主任线上分享《青少年近视管理的5M模式》

   
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李丽华教授以《青少年近视管理的5M模式》为题作精彩发言。李丽华教授把近视管理分为五个等级:前期预防、早期矫正、中期延缓、晚期高度近视管理、近视合并眼病的治疗。
     

Susan Cotter教授通过线上视频分享《A randomized Trial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verminus Speactacles in Children 3 to 10 Years of Age with》

   
美国南加州视光学院Susan Cotter教授指出: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的外斜视类型,往往拥有良好的立体视功能且很少有弱视的发生。Cotter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探索负镜过矫对间歇性外斜视治疗效果的临床随机试验,结果显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控制力有所提高 ,同时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有加速近视发展的倾向,对远视儿童的近视性漂移影响不明显。
   

徐进教授分享《间歇性外斜视与近视防控》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徐进教授指出:间外尤其是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可能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且非主视眼近视进展快于主视眼。手术对间外患者的近视进展无明显影响,通过负镜过矫正疗间外会加快近视进展。这类患者的手术指征以双眼视功能变化为准而不能参考近视发展速度。间歇性外斜视理论上并不影响角膜塑形镜的定位,但多点离焦镜片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眼位控制力决定,低浓度阿托品可以运用于无调节并发症患者的近视控制,尚缺乏相关文献证明常规的近视控制手段是否会受间外影响。
     

张伟教授线上分享《形觉剥夺性弱视临床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组长、天津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伟教授指出:弱视种类繁多,其中形觉剥夺性弱视程度最重、治疗最困难,需要在关键期内进行干预。诊断需要与中枢视觉损害鉴别,治疗要将手术遮盖时间严格控制在2天内,防止医源性形觉剥夺。
   

陶利娟教授分享《先天性近视眼的特征与随访》

   
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湖南省儿童眼视光弱视斜视防治中心主任陶利娟教授指出:先天性近视眼由遗传或胚胎发育异常引起,发生于出生前且终身不可逆进展,伴有多基因遗传倾向。轴性近视引起眼球壁各层变薄,发病越早预后越差,致盲概率高且无特效治疗手段。胎儿幼儿保健和基因检测可以降低先天性近视的发病率。
   

第三单元小儿眼病与视觉康复(二)

主持人:陈蛟(湖南省人民医院)、孙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郭曦(北京远程视觉视光眼科)

李莉教授在线分享《A型肉毒毒素眼外肌注射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教授强调:儿童的斜视手术存在一定缺点和局限性。A型肉毒毒素通过麻痹主动肌使得拮抗肌功能正常,在儿童斜视尤其是内斜视治疗方面具有时间早、风险低、费用少、创伤小等诸多优势。
   

许江涛教授线上分享《眼外肌发育不良》

   
昆明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许江涛教授在分享中指出:眼外肌发育不良患者出生后不久即发现斜视或代偿头位,斜视角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可合并多种眼部问题,斜视角度和眼球运动也受多种因素影响。确诊需通过手术探查,且与麻痹性斜视和限制性斜视进行鉴别。
   

孙伟主任线上分享《角膜接触镜相关干眼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孙伟主任指出:角膜接触镜配戴后的泪液分隔、机械作用、炎症反应、神经感觉异常等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眼表微环境的失衡,是医源性干眼的原因之一。泪膜和眼表评估、镜片良好配适以及严格护理复查是预防角膜接触镜相关干眼(CLADE)的主要手段。
   

Eli Peli教授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分享《Multi Periscopic Prisms (MPP) for Hemianopic Field Expansion》

   
哈佛大学Eli Peli教授指出:对于视神经损伤造成的偏盲,可以利用三棱镜增加患者视野。但视交叉以上受损的同侧偏盲,无法利用传统三棱镜扩大视野,Peli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设计的多点广角棱镜的原理和思路,使得患者可以看到偏盲侧45°角的视野,极大地改善了此类患者生活中的视觉问题。
   

贾丁教授线上分享《火眼金睛识“伪盲”》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贾丁教授介绍了伪盲的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史、常规检查以及检查的金标准。详细讲述了伪盲检查的各种手段和原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

赵晨教授分享《Heavy eye的诊治》

   
Heavy eye是临床中比较少见的疾病,复日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赵晨教授分享了Heavy eye的易发病人群和生理原因,并详细介绍了各种情况下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
   

武浩然博士分享《基于双眼分视技术探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立体视觉的损伤与康复》

   
根据Bloch定律,传统立体视觉检查方法往往忽略时间维度的影响。爱尔眼视光研究所武浩然博士介绍了基于立体视觉时间整合模型的立体视觉时空维度测试、基于双眼分视技术探索间外患者的立体视觉损伤机制和VR康复方案。
   

第三单元小儿眼病与视觉康复(三)

主持人:唐仁泓(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林江(成都爱尔眼科医院)

刘虎教授线上分享《南京儿童眼病研究进展》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虎教授介绍了南京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屈光发育)的规律、常见眼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的新技术新策略、儿童视力损伤“群防群治”策略进行了探讨。
   

李巧娴教授线上分享《弱视治疗新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巧娴教授指出:目前弱视的治疗方法仍以传统的屈光矫正和遮盖健眼为主,新的以双眼模式下的治疗手段仍与传统治疗同行并非取而代之。李巧娴教授还介绍了视感知觉训练的本质、原理及优势等。
   

杨东生教授线上分享《眼球震颤诊疗的挑战和进展》

   
普瑞眼科疑难眼病视觉康复部总监、济南普瑞儿童眼病与视觉运动研究所所长杨东生教授分享了眼球震颤诊疗的挑战和进展,指出:眼球震颤并非受到视力的影响,相反眼球震颤是导致视力低下的原因之一。眼震的诊断需要依据眼动仪的波形,手术最终应该达到改善头位、减轻眼震、增加视力的要求。
     

余新平教授在线分享《间歌性外斜视的行为发育异常》

   
中国医师协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委会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余新平教授指出:立体视异常是影响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阅读功能可能同时受水平和垂直斜视的影响,间外患者术后阅读功能未明显提高。他还呼吁大家关注斜视儿童精神心理和注意能力异常。
   

项道满教授在线分享《婴幼儿白内障分类与手术研究进展》

 
婴幼儿白内障表现形态多样,手术存在诸多困难,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手术也不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项道满教授分享了将“中山模式”和“广州模式”的结合,对婴幼儿白内障给出个性化的分类和手术方案。
 

肖满意教授分享《近视防控几个不能忽视的双眼视问题》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肖满意教授指出:近视与双眼视功能异常可能相互影响,但目前的近视防控手中尚乏对双眼视功能的监控。影响因素包括:调节张力、调节功能、聚散功能等。
     

文丹教授分享《单眼近视儿童需要戴镜吗——单眼近视对视觉功能和双眼平衡的影响》

   
单眼近视儿童需要戴镜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任医师文丹教授指出:屈光状态与双眼视功能相辅相成,屈光参差与视觉信息加工、双眼视不平衡都会产生相互影响。单眼近视的青少年需要及时戴镜矫正,重建双眼平衡和双眼视功能,可能对延缓近视发展有重要意义。
   

戴鸿斌教授在线分享《斜视术后3D4D精准脱抑制》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戴鸿斌教授介绍了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分类、消除异常视网膜对应和脱抑制的原理和方法、斜视术后的训练流程及其对应原则、精准脱抑制的理论基础和手段,肯定了3D4D视觉训练具有的优势以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丽文主任在线分享《视觉训练的那些事》

 
  泉州爱尔眼科医院金丽文主任指出:视觉训练需要以详细的病史询问、眼部检查和精准的验光配镜为前提,针对视觉障碍、视功能异常的非手术、个性化、系统性的物理治疗可用于治疗视觉信息处理异常、提高患者视功能,在儿童和成人中都有着广泛应用。
   
近视防控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上升为国家战略。因ROP、RB、RP、先白、先青等小儿眼病引起的儿童盲和低视力导致的盲龄长、社会影响大,因此,小儿眼病与视觉康复既是我国防盲重点,也是小儿眼科的重点,能起到弱视预防的排头兵、近视防控的桥头堡作用。本次2022橘洲视光论坛“小儿眼病与视觉康复”单元的成功举行,有助于推动中国近视防控事业和全民眼健康的发展。

大连爱尔眼科医院